--- 品牌江苏门户网站
banner2
当前位置: 首页 >> 关于品牌学会 >> 学会动态

徐浩然:文化产业的四大属性

    文化产业的四大属性
    1.意识形态属性文化的产业化不是取消、抽空了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而是使意识形态取得了一种新的形式。具体到特定的文化产业活动,例如电子游戏、酒吧休闲等,都承载着特定的意识形态。由于文化的柔性和隐性特征,也由于其技术含量高和规模化、集约化特点,文化产业是一台渗透性极强的广告宣传机器,向公众灌输消费心理,为公众规定消费方向、左右消费行为,它确实在诱使公众认同、接受现存秩序,但消费和享乐毕竟有个性和创造性,也可能以某种隐蔽的方式表现对强制性的意识形态的颠覆。“文化产业的意识形态也包含对自己谎言的矫正方法。”至于文化产业是不是统治者和商业机构有意识、有目的地自上而下、从内而外地强加给大众?这个问题迄今还在争论之中。

    2.经济属性在现代产业经济学中,产业是指介于微观经济细胞(企业和家庭)与宏观经济单位(国民经济)之间,生产和经营同类产品的企业群。 也就是说文化产业是由企业群组成的,企业被界定为从事生产和经营活动的独立核算的经济组织。因此,文化产业像其他一般产业部门一样具有经济属性,是以追求利润、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增值为目标的。这一属性使文化产业与以社会效益而不是经济效益为最高目标的公益性文化(如学术研究、学术性书刊、图书馆、博物馆等),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3.商业属性市场机制、商品观念被引入了文化产业,残酷的竞争使得各种文化产品的生产极力迎合市场的需求和公众的情趣:在书报杂志的“发行大战”中,封面的个性化和内容的市场化,改变了原先那副木讷呆板相,出现了以质、以快、以新取胜的竞争;冷清多年的广播,重振雄风,各地新闻台、经济台、文艺台、交通台纷纷建立起来,展开“电波大战”,声音也越发的有人情味;电视台更是如此,节目创意频繁,荧屏上的人物和背景图象声音也更加俏丽绚烂。

    4.文化(精神)属性柏拉图阐明,客观地、内在地不真实的东西也不可能在主观上对人类是好的和真实的。即使是文化产业的商业维护者们也很难公开与柏拉图的观点相左。虽然说文化产业的编造物并不是什么幸福生活的向导,也不是富有道德责任的新艺术,而是被商业鼓吹者们抬的高高在上的经济利益。它的社会角色,它的质量,关于它的真实性或非真实性,关于文化产业所表现的美学水准等核心问题没有被突出出来,或者说至少被排除在所谓的传播社会学之外了。即使它触击了无数人民的生活,某种东西的功能也不能保证它的特殊品质。而伴随着社会前进的脚步,文化产业在大众的精神构造中的地位也就越发的重要,产业的内涵决定了产业的发展。没有文化属性,文化产业将是无稽之谈。这种属性并非绝对不是由认为它自己注重实效的科学赋予的,这种赋予是对它的客观的合法性的反映,是对它的存在本质的反映。社会公益性和美学艺术本身,也就是文化属性应该占据文化产业的主导,商业利益虽然是文化产业的车轮得以转动的驱动器,但它仅仅应该起到一个驱动的作用而已。

    ——摘选自《文化产业管理》徐浩然、雷琛烨  著

上一篇:徐浩然:专心做品牌的企业活得好
下一篇:鲁冠球:敢犯错,会犯错而且把错犯正的品牌企业家

更多>>学会动态

更多>>品牌江苏产业联盟

Copyright © 2012 jsbran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品牌江苏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 苏ICP备16062476号    技术支持:嘉硕网络    南京网站建设

    
Produced By 嘉硕网络